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xx隧道横洞与正洞交叉口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新建xx铁路部分施工图。(2)国家和铁道部的适用于本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则、规定、
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等。(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调研结果。(4)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对新建高
速铁路工程重点隧道的理解。二、工程概况
xx隧道全长4910m,隧进口里程为D8K158515,出口里程为D8K163425。进口位于丰都县双路镇小井村境内,地形复杂,地势陡峭,距公路约4公里,交通极为不便,出口位于丰都县三建乡三建小学附近,丰都至石柱公路旁,场地狭小,交通较为方便。隧区洞顶植被发育,坡面覆土较薄。洞内纵坡为人字坡,自进口至出口依次为:2450m的6‰的上坡、750m的6‰、1930m的18‰的下坡。隧道进口位于直线上,出口位于曲线上。隧道围岩以Ⅱ级为主,其中:Ⅱ级围岩2950m,Ⅲ级围岩1000m,Ⅳ级围岩300m,Ⅴ级围岩620m。
xx隧道进口处于滑坡体上,进洞难度较大,后经业主、设计院、监理及施工单位研讨采用辅助坑道进洞施工方案。xx隧道横洞设在隧道的左侧,距离洞口约300m,距正洞216m,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横洞与正洞采用斜交,交汇角度为63度,横洞总长230m,采用122的上坡。具体平面关系见下图
方斗山隧道横洞与主洞平面关系图
右线中线隧道中线左线中线HDK0000
HDK0005691
1380D8K158715
横洞中线
f三、交叉口总体施工方案主支洞交叉段主要具有跨度大、施工条件复杂、围岩自稳条件差等特点。如
何选择开挖方法、开挖顺序及支护方式都对施工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xx横洞与主洞交叉口交汇角度为63°,横洞跨度为5m,主洞洞跨为138m。地质预报小组探测的地质资料表明,交叉口段主要为灰白色泥质灰岩偶夹页岩,微风化,岩质较软,薄层到中厚层状,节理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较差,无地下水。根据该段地质资料决定采取如下施工方案:对横洞与正洞交叉段HDK010~HDK04m进行加强支护,将该段设计为Ⅲ级围岩的支护参数调整为Ⅴ级围岩。初期支护参数为:喷22cm厚C25混凝土;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环纵间距为10×10m,长3m;拱墙挂φ8钢筋网;设置I16工字钢。正洞围岩按Ⅴ级围岩支护,初期支护参数为喷27cm厚C25混凝土;拱部锚杆采用φ22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锚杆采用φ22普通砂浆锚杆,环纵间距为12×10m,长度均为4m;拱墙挂20×20cmφ8钢筋网;钢架采用I20b工字钢,拱架间距为08m。横洞与正洞的交接处2m范围内钢筋网采用φ18双层钢筋网,在支护好的喷混凝土壁上方设置一道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