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24、在12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1
f25、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会写800~1000
个左右。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会写2000个左右。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
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会写2500个左右。
26、新课标1~2年级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
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9、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30、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3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_者和引导者。
3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3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
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
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4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
素养。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
感情地朗读)”,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36(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