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金融奇人:董文标
作者:来源:《市场观察》2014年第09期
民生银行用“卓越贡献”4字来概括他的任职作为。
他将民生银行这个民营资本入股的“小行”发展为世界500强。
却在接受采访时吐槽“银行是一只贪得无厌的老虎。”
员工对其既有“盲目”崇拜,也有高压力“民不聊生”的抱怨。
谈起勤奋的工作经历,他笑称最初是中专生,总感觉饭碗不牢。
【印象】
他被称为中国最幽默的银行行长,认为搞银行和捡破烂是一个道理,得知道分类,得分清哪是瓶子,哪是铁。
他全力以赴,曾直言为什么我能当行长,你不能,因为我七点上班,你九点。
他坚持认为自己永远也不会得“老年痴呆症”,因为“我始终在动脑子”。
他说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不用司机,不用秘书,不会花钱,不懂享受。
【饥饿的童年】
对于童年时期,董文标曾经这样回忆:“我们那个年代家里兄弟姊妹多,我家兄妹五人,我排行老三,家庭也都是粗放式抚养,而我父母都很忙,也没时间过多照顾我们。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记忆中,永远抹不去的就是饿,所以到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人就是不会花钱,现在收入高了些,但我还是不会花钱。
我父亲是个很本分的教师,在叶县很有名,他胆小怕事,但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我举个小例子,现在想起来我们都永远做不到。
当时我父亲从一中调走,交接时要把办公室的东西交给总务处。当时一把铁锁忘了交,放到纸箱里带回来了。回去以后他跟我说,哎呀,我交东西时慌张着锁忘了交,现在再给人家送去吧,也不太好,让别人以为我想昧的。他就让我趁下班过去从门下塞进去。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不同行业跨界经历】
董文标没有显赫的出身和背景,33岁时才正式进入银行业,并在不同行业间“跨界”好几次。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他经历了上山下乡。1975年,董文标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
1978年参加高考,进入河南省银行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到陕西财经学院和厦门大学财经系学习。
董文标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自己高考时被开封师范学院录取,因为父母都是教师,不愿意自己再做教师,就调到了河南省银行学校。结果兜了一圈,还是做了老师。1988年,河南省银行学校升格为学院后,董文标出任副院长。
【设立郑商所是给郑州办的最大一件事】
1991年,董文标调入交通银行郑州分行,任行长。谈起在郑州的求学经历与工作,董文标表示在郑州,他见到了更大的天地。“当时要成立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的所有银行行长都被叫到一起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