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大大提高了华枝睾吸虫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流行病现场调查的效率。免疫学诊断方法:1皮内试验在流行区的感染者中用华枝睾吸虫抗原液进行皮试,皮内实验的阳性率为92至95之间,但特异性较差,与血吸虫和并殖吸虫病有交叉反应,约有5左右的假阴性率,故临床上常作为普查时筛选感染者的手段,以减少粪检的工作量。2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血凝试验一般采用成虫可溶性抗原作为诊断抗原,但纯化抗原可提高准确性。IHA本身具有操作简便、快速,肉眼直接观察判断结果等优点,其结果可部分反映感染程度。用IHA检测华枝睾吸虫病患者血清,阳性率为959,对未知人群检测时,与粪检的符合率是789,与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差反应率为1025。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该法已成为十分成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通过OD值判定抗体效价来评估ELISA法在华枝睾吸虫诊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OD11和OD12两个临界值之间,敏感性为902955,特异性为8499。但当抗体效价大于200时,5例并殖吸虫病和1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各有1例呈阳性反应。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设备,血样用量少,判断结果容易,现场应用方便,是目前符合现场需要的较好的免疫诊断方法。在经典ELISA的基础上,目前又有许多操作方法或试剂等方面有所改进的方法。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其在华枝睾吸虫病的诊断上也逐渐有了应用价值。用340个碱基的DNA重复序列构建的猫后睾吸虫DNA探针进行点杂交试验,最少可以从粪便中检测到相当于5个麝猫后睾吸虫虫卵释放的DNA,较经典的寄生虫检测技术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根据pOV2A6特异性DNA探针设计引物,“用PCR方法最少能够检测出人工接种麝猫后睾吸虫的仓鼠的排泄物中的一个虫卵或2×1017纳克的基因组DNA。PCR
f检测华枝睾吸虫病的相关报道还不多,但它的高敏感性、一次检测大量样本、避免主观偏差等优越性,预示着它在特异性诊断、流行病学调查、药物治疗监控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前景。
目前,华枝睾吸虫病的免疫诊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假阳性、假阴性和交叉反应仍是影响诊断结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寻找敏感、特异、易于制备且稳定的抗原和不断改进诊断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纯化抗原在免疫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远远高于粗抗原,28,7,8千道尔顿蛋白是目前发现的较有价值的诊断抗原。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