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兽医寄生虫学
第一章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第四节华枝睾吸虫病一、概述
定义: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猪、狗、猫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称为华枝睾吸虫病。流行特点:华枝睾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东南亚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老挝和中国等,在我国的分布是极其广泛的,除青海、西藏、甘肃和宁夏外,其余27个省,市自治区均匀报道。宿主有人、猫、犬、猪、鼠类以及野生的哺乳动物,食鱼的动物如鼬、獾、貂、野猫、狐狸等均可感染。华枝睾吸虫病是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
二、形态
病原为华枝睾吸虫,虫体扁平,呈叶状,前端稍尖,后端较钝,长10~25毫米,宽3~5毫米。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二者相距较远。虫卵黄褐色,平均大小为29微米×17微米,内含毛蚴。顶端有盖,卵孔的周缘突起,后端有一个小结,卵壳较厚,不易变形。见图141“华枝睾吸虫”。
图141华枝睾吸虫1成虫2虫卵3毛蚴4尾蚴
f三、生活史
虫卵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被适宜的第一中间宿主螺蛳(见图142“华枝睾吸虫发育史中间宿主”)吞食后,在螺的消化道中孵出毛蚴(体形近似等边三角形,多被纤毛,不食,但运动活泼。前部宽,有头腺,1对眼点。后端狭小,体内有简单的消化道和胚细胞及神经与排泄系统。排泄孔多为1对。当卵在水中完成发育,则成熟的毛蚴即破盖而出,游于水中;无卵盖的虫卵,毛蚴则破壳而出。游于水中的毛蚴,在1~2天内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即利用其头腺,钻入螺体内,脱去被有的纤毛,移行至淋巴腔内,发育为胞蚴。)。毛蚴进入螺蛳的淋巴系统,发育为胞蚴(呈包囊状,营无性繁殖,内含胚细胞、胚团及简单的排泄器。逐渐发育,在体内生成雷蚴)、雷蚴(呈包囊状,营无性繁殖,有咽和一袋状盲肠,还有胚细胞和排泄器,有些吸虫的雷蚴有产孔(birthpore)和一、二对足突,有的吸虫仅有一代雷蚴,有的则存在母雷蚴和子雷蚴两期。雷蚴逐渐发育为尾蚴,尾蚴由产孔排出。缺产孔的雷蚴,尾蚴由母体破裂而出。尾蚴在螺体内停留一定时间,成熟后即逸出螺体,游于水中)和尾蚴(由体部和尾部构成。不同种类吸虫尾蚴形态不完全一致。尾蚴能在水中活跃地运动。体表具棘,有1~2个吸盘。消化道包括口、咽、食道和肠管,还有排泄器、神经元、分泌腺和未分化的原始的生殖器官。尾蚴可在某些物体上形成囊蚴而感染终末宿主;或直接经皮肤钻入终末宿主体内,脱去尾部,移行到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但有些吸虫尾蚴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