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弯矩还是不传递弯矩,从而有针对性的赋予其它足够的刚度和柔度,在桁架节点的设计中,应在减少杆件偏心上做足功夫,这些都属于对构造细部的设计和处理,也是设计者应经常考虑到的。但是具体到钢结构的稳定性能时,具体的构造对于不同于强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些情况也要加以综合考虑。三、钢结构稳定问题的分析方法稳定问题的分析方都是针对着外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存在变形的条件下进行的,此变形应该与所研究结构或构件失稳时出现的变形相对应。稳定问题的分析方法有以下三种:1能量法如果结构承受着保守力,可以根据有了变形的结构的受力条件建立总得势能,总的势能是结构的应变能和外力势能两项之和。能量法一般只能获得屈曲荷载的近似解,此方法用于大挠度理论分析,可以判断屈曲后的平衡是否稳定。2平衡法平衡法即静力平衡法,也称欧拉方法,是计算弹性系统屈曲荷载的常用方法。假设弹性稳定体系存在平衡分岔点,那么分岔点周边存在一个状态完好结构的平衡状态和一个发生细微屈服的结构的平衡状态。静力平衡法是就发生细微屈服后结构的力学状态建立分析体系和方程组而求解的方法。若通过静力平衡法所求得的解多于一个,根据经验,数值最小的解才是结构体系的“分岔屈曲荷载”。3动力法处于平衡状态的结构体系,如果施加微小干扰使其发生振动,这时结构的变形和振动加速度都和已经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有关。当荷载小于稳定的极限值时,加速度和变形的方向相反,因此干扰撤去以后,运动趋于静止,结构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当荷载大于极限值时,加速度和变形的方向相同,即使将干扰撤去,运动仍是发散的,因此结构的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临界状态的荷载即为结构的屈曲荷载,可由结构振动频率为零的条件解得。结语近几年随着建筑物越来越向着大跨度、大空间方向发展,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不能完全满足建筑结构的多样化,钢结构弥补了混凝土结构的种种不足之处,且受到广泛的重视。而钢结构的稳定性在各种类型的钢结构中,由于结构失稳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保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钢结构稳定设计中构件不失稳定,保证工程质量及使用安全,有必要对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参考文献:1陈绍蕃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黄友江钢结构的稳定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麻志红浅析钢结构在高层建筑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06)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