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及时处理,继而演变成涌水风险。若连续墙预埋钢筋或钢板出现偏差,就会造成腰梁、钢支撑施工无法正常进行,若不及时处理,继而就会导致工期严重滞后。制定本方案的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分工,有效有序地对基坑“涌水、涌砂”突发事件实施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涌水、涌砂”程度扩大,力求及时制止“涌水涌砂”现象,减少基坑开挖的后续施工压力,把事件危害降到最低点。12编制依据(1)XX市轨道交通21号线工程XXXX路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设计;(2)XX市轨道交通21号线工程XXXX路站车站结构施工图设计;(3)国家和行业内规定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5)《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8)《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JGJ106-2014);(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92290);(12)我单位多年从事地铁、市政、桥梁等工程的施工经验。13编制范围编制范围:XX市轨道交通21号线土建工程XXXX路站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缺陷处理。编制内容:上述工程的工程概况、连续墙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及相应机械、人员、物资保证措施等。
1
f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XXXX路站为21号线工程的第2个车站,位于XX市江岸区,后湖大道与XXXX路交叉口,沿后湖大道布设。车站全长206m,标准段外包宽223m,盾构段宽东303m、西264m。基坑面积500209,小里程端盾构段基坑深度约211m,标准段深度约1797m,大里程端盾构段深度约2152m。后湖大道道路红线宽60m,XXXX路道路红线宽30m,XXXX路站东北侧是城市绿地,景观条件较好。西北侧以及东南侧均为高层住宅区,其中西北侧现状建筑贴道路红线较近,并且都是接近100m的建筑,居住容量大,东南侧的住宅楼在18层左右。西南侧是一座大型购物广场,客流量较大如下图1所示。
图1XXXX路站平面位置示意图
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根据《XX市轨道交通阳逻线(21号线)工程勘察第二标段XXXX路站简要地质说明》(2015年03月),XXXX路站地处长江北岸(左岸)Ⅰ级阶地,属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面高程203m~208m。场地东距长江最近距离约26km。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如下:1、工程地质概述工程地质情况见下表1。
2
f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