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解读《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一个关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规划,为全国技工教育事业描绘了发展蓝图。
回首2016年,“大国工匠”无疑是个关注度极高的热词。对于培养“大国工匠”,很多人认为技工教育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同时还能提高优秀技工人才的生活福利和社会地位。
那么,如何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技工教育的发展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2016年岁末的一份《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给出了答案。
2015年12月中旬,人社部印发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人社部第一个关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规划。《规划》明确到“十三五”末期,基本形成办学规模适合市场需求,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技能人才培养层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为什么要制定专门针对技工教育的“十三五”规划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技工院校作为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工人的专门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宗旨,
f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基本办学制度,坚持高端引领、提高质量、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方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和促进就业创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45所,其中技师学院434所,在校生322万人,就业率达到974,骨干院校就业率达到100,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量达500余万人次。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企业技工荒的重要手段也可以为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撑。早在2016年7月,人社部就印发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制定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同年12月底,《规划》正式推出,表明政府对于技工教育的重视日益显现。
现实中技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近年来,技工教育事业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全社会对技工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法律和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招生、生均拨款、教师和毕业生待遇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技工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建设和设备设施完善仍需加大资金投入;不同区域、不同院校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优质高端教育资源不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