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农村扫盲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扫盲工作总结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市教育局职成处:**农业大县,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素质整体不高,农村生产力普遍偏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本着逐乡逐村实际统计,不隐不漏普查总结的原则在全县境内开展农村扫盲工作调查和分析,现将有关意见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扫除文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社会工程。多年来,我县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健全机构,②广泛宣传鼓动,③建设乡村两级农技校,④组织师生包教,旨在大面积实施农民教育,提高农村文盲的文化水平;九六年省、市政府对**“两基”验收合格后,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转入巩固提高扫盲成果,开展农民技术培训阶段,目的在于提高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应该说,全县在农村实施农民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收到明显效果。据调查统计,**县现有个乡镇,个行政村,全县常住人口总数人(不含外出务工人员约万人),其中山岭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群众的文化程度较差。农村人口中1545周岁青壮年共有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人数为人,占青壮年总人口的,其中男人,女人;全县常住人口中接受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的人数为人,占10;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人,占82;接受初中教育的人,占38;接受小学教育的有人,占37。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扫盲困难较大。
第1页共3页
f从调查资料看,当前扫盲工作对象80是妇女,大多数居住在山岭地区,交通不便;从思想状态看,她们只顾眼前利益,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不愿参加扫盲学习,困难较大。2、扫盲经费严重不足扫盲经费的投入无论从渠道到数额,均不理想。属省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滞后,经费严重不足,扫盲专项资金无法保证;实际工作中提出的在基层实施“三个一点”筹集到的资金量杯水车薪。经费匮乏始终制约着扫盲工作的开展。3、扫盲阵地设施简陋,人员不稳定。乡镇农技校达到市颁标准的比例太小,扫盲工作队伍的主体力量,乡镇成人教育干部,农民技术培训学校专职副校长的岗位受体制改革的冲击,不能完全落实。4、扫盲工作协作不够。扫盲工作是政府行为,应该是有关部门协同攻坚。沿袭传统扫盲格局,仅靠教育部门一家的力量,远不能适应新的农村教育工作,应加强农、科、教统筹、协调动作。三、今后设想和建议1、完善“以县为主”体制下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财政保障机制,由县政府出面,协调财税部门直接参与,推进扫盲工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