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6年新生入学教育申请书
本文是关于2016年新生入学教育申请书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下面是语文谜小编整理的新生入学教育申请书,欢迎大家参考
【1】新生入学教育申请书在近年“农村职高招生难”的情况下,进入农村职高的新生,由于其主观、客观条件造成的特殊心理,决定了新生入学教育的特殊性。一、农村职高新生心理分析1“早挣钱还是再读书”的动摇心理由于中专招生并轨,毕业生不再由国家统分,没有了“铁饭碗”,社会上,特别是大多农村家庭,片面地认为“读书无用”,再加上“先培训,后就业”的用工制度在不少企业没有真正贯彻,因而不少农村初中毕业生一毕业就外出打工。面对初中同学打工挣钱的诱惑,进入农村职高的新生产生了“早挣钱还是再读书”的动摇心理。2“普高热”的从众心理近年,尽管《职业教育法》已明确“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高招生,特别是农村职高招生一再滑坡,而“普高热”却一热再热。“重普高、轻职高”已形成一种社会从众心理。进入农村职高的新生,经受到来自同学、
f亲友、家长乃至自身的从众心理冲击。3“成绩差”的自卑心理初中毕业生面对高中阶段不同学校的
升学选择,最后被录取进入农村职高的新生是各类高中阶段学校中成绩差的学生,从对98级农村职高新生调查证实,他们当中80在初中阶段属于“成绩差”的学生,有40曾得到“你只有读职高”的“分流”意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后,使学生深感确实不如人而陷入自卑。
4“缺少动力”的放松心理农村职高的培养目标是为振兴当地经济培养中初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除少数进入对口高等职教深造外,绝大多数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新生在不了解职高学习的情况下,易于受“学技术不过百日之工”的传统认识影响,抱着“学好专业技术就行了”的打算,大多数学生缺乏高起点、高标准的目标理想,自觉不自觉地放松自己,缺乏上进的动力。
5“不适应职高生活”的畏难心理进入农村职高的新生,近年的独生子女比例已达60,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的疼爱,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活上的依赖性,离开双亲的呵护,面对能吃苦、勤动手、多自主的学习生活,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在上述心理的多重影响下,职高新生有的情绪不稳定,沉默寡言,有自卑感和失落感有的自控、约束力差,容易因小矛盾而导致大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