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工艺流程1、施工工艺流程
月
日基础工程
分部工程
施工准备(浇注方案、技术交底、测温点布置、隐蔽验收、机具准备、合理选择泵送机位)→清理杂物、湿润基层及模板→埋设测温装置→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注(斜面分层)→混凝土振捣→混凝土表面压光→混凝土养护、测温→调整养护措施→拆除模板2、混凝土浇筑
1、每个输送管口配置3部振捣机具(即3台DN70型振捣棒),在混凝土流淌的端部、中部和后部跟随振捣,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机修组安排操作工人提前试机。另备6条振动棒作为备急。振动棒采取行列式行进,移动间距4050cm,防止漏振。每一振点的振动时间1530s,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并基本平整,不再溢出气泡为准。同时要防止过振。塔吊作为补充,如果泵管出现故障,及时吊运混凝土进行接茬,防止形成不规则的施工缝。2、浇筑采用一次性连续浇捣方案,分四层浇筑,每层约500mm厚左右。底板振捣采用斜坡式分层振捣,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可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受力钢筋、定位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3、电梯基坑局部较低的部位,应在浇筑开始时候就首先将电梯基坑底板混凝土浇筑,在底板混凝土能够承受上层混凝土的重量,浇筑上层混凝土时不至外溢时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浇筑上层混凝土的时间由现场值班人员和混凝土带班工长视混凝土的凝结的速度确定。适时浇筑上层混凝土,既方便现场作业,又不会在横纵交接处形成施工缝。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钢筋工、模板工和水电工看护钢筋、模板和水电埋管等3、温度测试及测温点布置1)温度测试为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温差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测温并随时将结果反馈。为保证和减少测温的误差,测温由专人负责。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f技术交底记录
年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大体积混凝土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