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企业刚刚庆幸自己终于寻找到和谐稳健,不那么自以为是的中层干部以组织成有效的管理团队,而另外一些先行的企业却陷入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和勇于创新的泥沼无法自拔……企业就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条没有风帆的舢板,在东西南北风中毫无目的的随波逐流。r
用我一位朋友,作家杨竞的话说:“人类就是一种悖论的动物。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类之所以会酷爱战争,不过是不同的人对和平有着不同的理解罢了。”的确,现实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悖论无处不在,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认为:“对一流头脑的检验是看它在同时装载两种对立的思想时运转的能力。”的确,要摆脱悖论给人们造成的伤害,人们就必须学会在两种不同的极端观点中寻找那隐藏在表象后面的一点平衡。r
悖论的解读r
如今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认为:没有任何一种存在于企业管理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切都必须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调整自己以适应现实环境的需求。我们能够看到的是,过去50年中成功的世界最大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在现下的环境中遇到了麻烦,而麻烦的根源就在于他们以为自己在过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真正的真理却是:要不断地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就必须不断调整策略而获得进步。从这一点上来看,查尔斯汉迪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易经》的思想不谋而合(也许是谋而契合)。r
在中国易学哲学中,易有三德:不易,简易,变易。而变易是核心,是宇宙、生命中最根本的本质,宇宙在不断变化中发生、发展并达到其目的。不易是一切生命对于这种核心的本质所应该保持的决不动摇的认识,简易则说明这个最终极的真理是至简并且清晰的,人们只要简单地把握这终极价值的本质,便能够获得成功。因此,《易经》将64卦中每一卦都分成三个阶段来解释,处于卦象中最下一爻被称之为初爻,往往初爻决定了事务的原因和初始状态。这种初始状态通过卦象中间四爻的四种变化(发展阶段),而最终达到上爻所标示的最终结果。八种不同的初始状态(乾、兑、离、震、巽、坎、艮、坤)通过中间四爻的三十二种变化,最终产生出现实宇宙环境中生生不息的各种表象。r
在查尔斯汉迪的“悖论式管理”理论中,同样也将企业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部份,并且形成一个从初始,到发展壮大,再到衰落的曲线,这个曲线是企业的必然宿命,但是并非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个曲线发展、辉煌、陨落,其是否能够永续经营的根本,在于企业是否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在恰当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