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保护层定义及其加5,在54页表及注4。现在的保护层是指“最外层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那个加5很要紧,意思是说,只要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和小于C25,保护层数值都要增加5毫米。二、锚固长度及修正系数,在53页。在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表中,还有三个修正系数没有包含在内,即:一和二、三、四级抗震各有各自的修正系数,115、105、和100,基本锚固长度是按照四级抗震标准制定的。三、机械锚固形式,在55页左上。原来只有三项,新图集增加了三项,锚头和锚板还有两侧贴焊的方式非常实用。四、梁柱纵筋搭接区箍筋加密及相关要求,在54页右下方注。将梁与柱纵筋搭接区加密,集中放在一处详解,并增加了搭接区范围的箍筋直径的间距为不小于纵筋直径的4分之一倍,还增加了3“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毫米的范围内各增两道箍筋”,最后这第3条有深刻的含义,关键是受压两个字,因为受压钢筋或者说钢筋在受压区内才允许搭接,而在受拉力区、受剪力区、受扭力区,是不允许搭接的,这样才能理解明白。五、地下室外墙构造,在19页、77页。六、剪力墙封顶纵筋弯折,在70页。对应于04G老图集48页左上,由一个锚固长度简化为12倍直径
f的弯折长度,剪力墙竖向纵筋进入梁中够锚固长度时可直锚不必弯钩。仅此一条,每年可节约不少钢筋,还能证明之前的做法可能材料浪费。七、剪力墙一次搭接,在70页,非底部加强部位二次搭接即再错开一个搭接区,施工是很费事的但对于质量有好处,新图集重点强调非底部加强部位就可以,跟老图集比较放宽了要求,方便了施工。八、约束边缘构件套环箍筋,在71页,柱与墙结合部。这些做法,跟以前的大箍套小箍又不相同,是交错式的套法,比以前活好做,估计是为了施工方便。九、墙中梁的腰筋,在74页,侧面纵筋构造。翻样软件可要跟踪修改之,原来是采用剪力墙的水平筋,现在是由设计者决定。十、墙中柱筋搭接,在73页,跟框架柱一致。以前是12倍的锚固长度一句话卡死,现在归入到与框架柱相同。缩小了墙柱与框架柱的不同点,使它们的概念作用变得清晰更容易理解。十一、梁端部纵筋锚固形式,在79、80、81页,锚头、锚板。新图集增加了锚头锚板形式,不禁使人联想起短钢筋贴焊可否采用,都是机械锚固,举一反三应该可以依此类推。十二、梁下部纵筋搭接位置,在80、81、82页,节点外搭接。多年的争议终于有了依据,工地监理都有这样的主张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