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漕河中心小学课题组撰稿人刘冬凉
1、研究的背景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本课题把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看做在学校、班级之下的又一级建制单位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我县提出的“自疑自探,步步提升”课堂六
环节为蓝本,从小组合作学习运行与课堂环节设置有机整合的视角,进行小组建构、适应小组
学习的课堂模式及小组在各环节下的运行规则、流程以及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必将极大地丰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紧贴课堂,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更深入、
更全面、更细致。
2、研究的意义(1)本课题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小组合作规则流程的探索,力求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组运行模式,来提高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提升教师素养。(2)本课题力求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
需要。(3)本课题力求构建活泼、有序、高效、互动的生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师生幸福指数。
二、研究现状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于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的省级课题就有多项,公开发表的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就逾百篇,但研究的深度还不
够。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研究目标:
1、确定一套适合小组学习的科学的课堂教学环节和小组合作学习在各环节中规则、流程,
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组运行模式,来提高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转变教
师观念,提升教师素养。
2、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意识与能
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f3、构建活泼、有序、高效、互动的生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内容:(一)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包括组员构成、组员分工、拟定组名、口号、奋斗目标等(二)与小组合作学习相适应的符合语文特点的课堂教学六环节中实施小组学习规则与流程的策略研究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