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民族团结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方面,广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需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基础。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的实践,要加强对中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方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一国的国民对本国民族历史的了解愈深,愈是能激发他的爱国心。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灿,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民族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各民族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学生对祖国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第二,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民族团结革命传统教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新世纪的初中生,应该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肆无忌惮地撕扯这块肥沃而又贫穷的土地,镇压敢于抗争的人民,中国人民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可爱的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