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会计学本科《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考试判断题题库(资料整理于2015年5月,更新至14年7月试题)21.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参考答案:21×。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22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参考答案:22×。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服务的生产。23.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1象限。参考答案:23√。第1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所以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24资本账户的起始项是总储蓄。这里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参考答案:24×。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终消费货物与服务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25无偿捐赠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中的经常转移。参考答案:25√。经常转移记录的是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各种单方面转让的收支。判断经常转移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非资本转移”,二是“单方面转让”。题目中的无偿捐赠符合这两个标准。21.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参考答案:21.×。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22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指标有两种,即总产出和增加值。两个指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其它部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后者不包括。参考答案:1
22√。总产出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全部价值中既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也包括劳动报酬价值和资本报酬价值;增加值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不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23投入产出表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都有双重意义,从纵向看,它表明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品。参考答案:23.×。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从纵向着表明每个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称为中间投入。24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参考答案:24×。不一定,因为: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所以两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