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任务、定时间、定岗位、定人员、定实习带队人、定期考核)办法,并与代培单位签定“两包一顶”(代培单位包教、包会,在培训师傅监督下顶岗操作)合同。五、引进装置还应根据合同规定和试车的实际需要,认真选派部分精干的生产骨干人员出国
f进行技术培训。出国培训人员名单及计划报总公司工程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审批。这些人员回厂后,在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中应发挥骨干作用;出国实习人员在装置投产后在本装置服务不少于三年,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装置达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六、在全员培训中,尤其应抓好思想、作风、纪律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促进职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激发员工奋斗的精神,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展思想作风练兵,强化管理,从严要求,努力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第四部分技术准备
一、技术准备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各工序试车方案、岗位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流程简图、工艺指标、设备表、开停车步骤、事故处理等)、管理制度(巡检制度、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等,使生产人员掌握各装置的技术。二、建立生产技术管理系统,通过参加技术谈判和设计方案讨论及设计审查等各项技术准备工作,使生产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熟悉掌握工艺、设备、仪表(含计算机)、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具备独立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三、根据设计要求和《生产准备工作纲要》,于投料试车一年以前,编制出总体试车方案,经过反复修改,不断深化、优化。四、《生产准备工作纲要》编制提纲见附录一。五、《总体试车方案》编制提纲见附录二。六、根据设计文件,参照国内外同类装置的有关资料,适时完成培训教材、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各种试车方案和考核方案的编制工作。1、培训资料:基础知识教材,专业知识教材,实习教材,工艺流程图,生产准备手册,安全、工业卫生及消防知识教材,国内外同类装置事故实例及处理方法汇编,计算机仿真机及软件等。2、生产技术资料:工艺流程图、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事故处理预案(包括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生产岗位)、分析规程、检修规程、主要设备运行规程、电气运行规程、仪表及计算机运行规程、连锁整定值等。同时应编制、印刷好岗位记录和技术台帐。3、综合性技术资料:企业和装置介绍、全厂原材料(三剂)手册、物料平衡手册、产品质量手册、润滑油(脂)手册、“三废”排放手册、设备手册、法门及垫片一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