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③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和其他矛盾。二、美国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2.新政的手段和目的手段:国家干预经济目的:使美国经济尽快复苏3.新政的主要内容①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②整顿农业。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补偿农场主的损失。③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防止企业盲目竞争。④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4.新政的评价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对新政的评价,可从两个方面进行:①由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包括罗斯福新政在内的任何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罗斯福新政由于采取了得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经济上看,避免了经济的崩溃,走出了经济的死胡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从政治上看,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从影响上看,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结巩固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在20年代的繁荣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危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美国通过实施新政,恢复了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8
f第5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原因、经过及内外政策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①通过分析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与世界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培养对事物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②通过分析法西斯恐怖统治的表现,认识法西斯统治的反动本质。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上课所学知识,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内在联系,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德国和日本以及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都是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②感知法西斯政治就是对内镇压,对外侵略的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专政,是最富侵略、最反动的独裁政权。③感知三国轴心的形成: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重点难点
重点: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难点: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何特点?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