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
李青云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所以,我认为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建立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去发现更多的问题,有更多的创新。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主要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阅读主体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主动的体验、探究,不断领悟、发现,并在体验、探究中获得经验积累、知识建构以及精神滋育,进而获得整体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主体性2.多维性3.人文性4.交互性5.创造性。二、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流程及操作方法针对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所具有的主体性、多维性、人文性、交互性、创造性等特点,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探究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流程。下面第七册《鸟的天堂》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具体操作的:第一步:激趣导课自学探究激趣导课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学生的活动。上课伊始,先绘声绘色描述:“同学们,鸟的天堂是我国的一处游览胜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导游去游览一下鸟的天堂。”随即放映游览鸟的天堂的录像。学生观看后,我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巴金爷爷是如何描绘这美丽而奇妙的景致的?”学生显然有了兴致,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自学课文,①回答几个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②找出描写大榕树茂盛的段落,大声朗读,并想一想这株大榕树有什么特点;③提出几个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和大家讨论。这些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重点,弄清文章脉络。
f自学探究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学生为了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必然会主动阅读,积极思考,最后通过大脑加工、语言组织,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就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第二步:点拨解疑合作探究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我在课堂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