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病因和易患因素1)发病年龄2555岁之间居多;2)家族中常有遗传趋势及食盐偏多习惯;3)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偏高;4)可能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排钠缺陷,细胞内钠、钙异常增高等;5)饮酒、吸烟、多血症、低氧血症及非甾体类消炎药可加重高血压病。4、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1)在遗传和环境移速的作用下,使正常的血压调节功能失调所致;2)目前有几种学说: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儿茶酚胺增多,全身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使血液中升高;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③血
f管机制,内皮细胞释放各种活性物质致大动脉弹性减弱致血压升高。④肾脏机制。
5、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多样化,有的毫无症状,甚至一生无症状;,有的表现头晕、头痛、
烦躁等。早期有头晕、头痛、乏力、心悸、心慌、视力障碍、恶心等,若不治疗后
期发发展为心衰、肾衰、心梗、脑梗等。
6、高血压的病理:心脏和血管是高血压病的主要靶器官。
7、治疗目标和策略
(1)治疗目标: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病死亡和伤残总危险。心血管病危险与血
压之间的相关呈连续性,在正常血压范围内并无最低阈值。收缩压、舒张压降至
14090mmHg以下,老年病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
压病人,降至目标是13080mmHg以下。
(2)治疗策略
1)所有病人:应进行危险分层、量化预后及非药物治疗。降压同时兼顾相关脏
器损害的防治,降低病死率。
2)很高危与高危病人: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
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3)中危病人:病情允许者先观察其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然后决定是否开
始药物治疗,或由临床医生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4)低危病人:观察病人数月,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I级无其他危险因素II级12个危险因素III级≥3个危险因素或
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IV级并存临床表现
高血压危象分层
血压(mmHg)
I级
II级
SBP140159或
SBP160179或
DBP9099
DBP9099
低危
中危
中危
中危
III级SBP≥180或DBP≥110
高危很高危
高危很高危
高危很高危
很高危很高危
f1、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包括减重、合理膳食、增加体力活动和减轻精神压力等。特别重视代谢综合征的防治。2、抗高血压药物治疗(1)原则1)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并递增,以获得最佳疗效且不良反应最小。2)宜使用一天一次给药,作用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