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A客体的选择和建构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C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D客体能动反映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A矛盾是事物发
3、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4、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项规定体现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A一致性B矛盾性C对立性D排斥性5、宋代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C.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6、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7、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B抛弃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8、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确定2002年下半年将召开。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大九届六次会议D全国人大第十次代表大会9、现阶段我国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在。A一定范围内存在B一定时期内存在C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D一定时期内的一定阶层中存在10、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11、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独立行使。A人民法院B审判员C合议庭D审判委员会1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下面对“纳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只要负有直接纳税的义务,就是纳税人B纳税人包括所有法人和自然人
fC纳税人是由税法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D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13、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材料说明。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