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为小组中的一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二、小组的建立
1、均衡分组:各班按成绩、性格、性别等均衡将学生分配到小组之中。每组6人,根据综合实力,分成222。即2个优,2个中,2个差。2、组内分工:选拔小组长(学习组长、监督组长、计分组长等),按实力给组员依次编号,组内建立帮扶对子。3、建立规则:由学科教师协助班主任共同制定班级积分规则,并经全班同学表决通过,将组员个人的表现直接与小组考核评价挂钩,建立连带机制。4、展示积分:学校统一在教室前黑板的醒目位置画出积分表,计分组长及时在每节课后统计小组积分并归入合计栏内,上课教师要进行小结得分栏归0,下节课教师继续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进行使用,每天放学前班主任进行总结。5、评价奖惩:各班对小组做到每周一总结、一评比、一奖惩(奖惩措施多
2
f样:流动红旗、献花、掌声、谈获奖感言,或者免除卫生打扫、作业量减少,整组挑选座位等);每月一总结、一评比、一奖惩(学校对各班每月表现最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各班对进步最大的小组进行奖励)。6、改进完善:教师要尽量均衡小组力量,若出现较大悬殊,进行及时调整。并根据小组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改进完善。
三、小组的管理
小组的管理,决定着小组合作模式的成效。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做好思想动员,激发竞争意识。在小组合作模式运用之前,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开展一些组间比赛,比如拉歌,拔河、顶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小组凝聚力,使每个学生都满怀激情,以为小组争光为荣。2培养好班长、组长。选拔学习成绩较好,性格外向,组织管理能力强,自我要求高的同学担任班长。在班内设立纪律班长、卫生班长、学习班长,对各组进行统一管理、协调、督察和评价。由各组同学推选自己信任的同学担任本组小组长,小组实行民主集中制,如果组长表现不能让组员满意,各组组员可以申请更换。同时,组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做好表率,组长犯错,扣分加倍。由三位班长分别制定纪律、卫生、学习班规,并提交全班同学讨论、完善,通过后打印张贴,提醒全班同学遵照执行。各小组组长带领全组同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