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热
【字体:小大】
第五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前导航唐诗之路何处天姥?梦游还是曾游?知道中国有“丝绸之路”的人很多,但是知道中国有一条“唐诗之路”的人或许就不多了。自古城绍兴出发,由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沃洲、天姥,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著名的景致有:钱塘江潮、兰亭、镜湖、大禹陵、鉴湖、古梁飞瀑、大佛寺、会稽山、四明山、天姥山、天台山、曹娥江、剡溪等,风光秀异,山水奇绝。千余年来众多文人墨客被这条路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景色所陶醉,一路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世人便将其命名为“唐诗之路”。据统计,唐朝诗人中有432人到过这里,如李白、杜甫、孟浩然、李商隐、贺知章、骆宾王、元稹等。天姥山究竟在何处,却是个千古之迷:一说在仙居县韦羌山。二说天姥山是台州天台山,三说在绍兴新昌县。一千多年来,人们都不知道天姥山的所在,李白在诗句里所描写的也被世人认为是诗仙某一次开怀畅饮后的幻境。直到不久前,一位旅人在不经意间回眸远视,才发现这自然的岩石竟也有着上天的造化,活生生就是“天姥”的化身,如此浑然天成、形神兼备的杰作,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恐怕雕不出第二尊。天姥岩、天姥山由此而得名。李白一生当中曾经三入郯中,两上天台,《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他第二次游越中而写。那么诗人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究竟上写梦幻还是写实景?内容精要(一)题意诠释1、“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标题中的“吟”如何断句?一般读为“梦游天姥吟留别”,按照这样的读法,好象应该是将“吟”理解为动词“吟唱”。但是,该诗的另一个标题却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没有使用“吟”字。可见,“梦游天姥吟留别”实际上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的经历,来“留(诗)(赠)别(东鲁诸公)”,这里的“吟”和《琵琶行》的“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一样,只是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没有实实在在的意思,可以不翻译。为了正确理解和诵读,最好将标题写成《梦游天姥吟8226留别》,以免发生误读现象。“歌”“行”“吟”是我国古代古体诗中的乐府旧题,称之为“歌行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有“歌行”一体。其形式较自由。大多模仿乐府诗的风格,语言通俗流畅,文词比较铺展。其中多有叙事之作。如白居易《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