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计划生产、分配和供应。商品的物流活动基本上由各级物资储运公司和商业储运公司来承担。
这一阶段,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的,物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在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上述物资的储存和运输。物流环节相互割裂,系统性差,整体效益低下。
4
f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国内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物流业也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此时不仅国有物流企业的建设有所加强,一些集体和个体的物流企业随之建立和发展。物流业开始打破部门、地区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物流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被动的仓储和运输,而开始注重系统运作,集包装、装卸、流通加工、运输为一体,以发挥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不断提出了新的物流需求。原有的物流设施、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体制、物流结构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阶段,除公有制的物流企业外,非公有制物流企业迅速增加,外商独资、合资企业也不断产生。物流活动开始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进行,并开始体现出物流业的统一服务功能。同时,物流更多地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服务的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
四、中国物流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入世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我国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最近几年在企业推动和政府扶持下专业性的物流公司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70万家物流组织其中具有一定运营网络规模和一定物流服务质量的物流公司已为数不少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已见雏形。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
我国物流业从改革开放之后一直呈上升趋势发展。从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与增加值的比率)来看,物流投资率在“八五”时期平均为241,低于国民经济投资率88个百分点;到“九五”时期上升到399,已经高于国民经济投资率44个百分点;进入“十五”时期,这一比率已经达到50,高于国民经济投资率。(见图41)这些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物流发展仍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5
f目前,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其中,铁路、公路、高速、水运、民航、管道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