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了广泛影响和争议。家住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金港城小区的七旬老人阎政平,7
月9日晚,在其居住小区附近的金港城北门前斑马线人行
横道上,对过往的违章车辆投掷砖头。在两个多小时内,
10
f河北农业大学《基础》课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案
老人共砸车近30次,砸中14辆违章车辆。此事经网络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和争议。
老人意见:“在近两年内,兰州市斑马线上的安全问题,乃至整个交通安全问题让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对于用砖头砸车的什么部位、多大的石头、路人的位置、违规车辆在闯红灯后的行驶位置和投掷石头的位置,都是我经过长期观察后确定的。”而在当天,出现了多人围观声援老人的状况,并出现了想要同老人一起砸违规车辆的群众。针对这一情况,老人表明:“当天有那么多人围观,是我没有想到的。因此在砸车时,我时刻注意围观群众的情绪状况,并制止其他群众参与砸车。这是为了保护违章驾驶员的安全,担心别人砸会出问题。”专家点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余凌云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余凌云教授认为:“砸车是一种‘以恶治恶’的行为,是一个简单的治恶行为。但这一行为可能带来人员伤亡或引发交通事故,如引发这样的后果,则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余凌云说,面对如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公民应采取更为理智的手段来维护交通安全。公民拥有检举权,如发现这一情况,可及时检举,来配合公安机关维护交通安全。如若公安机关未能及时依法办理,可依照法律程序检举其不履行责任。与此同时,应当加强行政机关的工作,按照法定方式,维护公民合法权益。针对如何完善道路安全监管,余凌云建议,公安
11
f河北农业大学《基础》课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案
机关可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对闯红灯等违章行为进行依法处理,加大监控力度,起到相应的震慑效果。对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路段,可以通过整合警力,进行综合调控的方式,来加大对事故多发区的监管。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然而生活中缺乏公德的行为随处可见。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实例导入新课
讲授
案例一:2002年国庆节十天长假过后,天安门广
(8分钟)场留下了十几万口香糖的痕迹,平均每块方砖粘有十几块口香糖,对此,环卫部们先后设计了三套清洗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