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雍正官窑瓷器鉴赏(上)
作者:刘丽文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年第09期
清雍正一朝,虽仅存13年,但制瓷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雍正瓷器形之美,可与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相提并论,在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其大器不显厚重,小器隽巧玲珑。不论是器形的比例关系,还是线条、画工,雍正官窑瓷都有很高的标准。尤其是在色釉瓷方面成就卓越,仿古创新,集中国古代色釉瓷之大成,创烧出数十种具有宫廷风格的色釉瓷器,釉色纯正高雅,超凡脱俗,代表雍正官窑的最高水平。
镇江博物馆收藏的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瓷器近百件,有青花、五彩、斗彩以及仿宋代五大名窑及新创的釉色品种,仿古水平极高。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瓷器作一介绍:
青花:
早期雍正青花瓷器风格与康熙晚期相似,中期以后出现模仿明永宣青花瓷,以较浓的青料在纹饰上点染,达到永宣时青料所形成的疵斑。如青花缠枝纹贯耳瓶,高545厘米,口径123厘米,底径182厘米(图1)。长颈,颈部设一对贯耳,折肩,下腹内收,浅圈足。整器绘缠枝花卉纹,底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篆书款。胎体精细,重量较轻,修胎一丝不苟,厚薄均匀。釉面光亮莹润,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色调深蓝,是少见的仿永宣青花大器。
青花器除了仿明永宣色调浓艳之外,还有仿明成化色调淡雅。如青花缠枝牡丹纹碗,圆唇,深弧腹,圈足。内底、外腹绘缠枝牡丹纹。足内双圈有“大清雍正年制”双行楷书款。高66厘米,口径131厘米,足径46厘米(图2)。青花色调淡雅,图案纹饰轻描淡绘,线条纤细清晰。
五彩:
五彩盛极于康熙时期,而雍正时期的五彩有其独特的面貌,色彩一变前期的浓艳为淡雅,纹饰纤细疏朗。如五彩海石榴纹碗,高62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44厘米(图3)。敛口,深腹,下腹内收,圈足。碗内心与外壁绘五彩海石榴纹。圈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海石榴系从伊朗传人,最早出现在唐三彩陶器上,多与宝相花、莲花、葡萄等相配。其形象是在盛开的花朵中心露出饱绽的石榴,被民间视为象征多子的祥瑞之果。
斗彩:
斗彩为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彩瓷装饰工艺。用青花在胎上勾描出完整构图的纹饰轮廓,然后罩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于釉上青花轮廓线内填画各种彩料完成彩色图案,复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人彩炉低温二次烧成。此时斗彩多为仿明成化斗彩品种,有瓶、杯、碗、盘等。如白地斗彩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