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天津市第三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他规定:“戮(lu,四声。并、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本身的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u,二声。举家没为官役婢)”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本业指的是农耕业和家庭纺织业③其目的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②末业指的是商业和手工业④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政治稳定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3.“曹操墓在安阳”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波:从“魏武王”谥号的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问,再到曹操墓DN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判断“曹操墓真伪”的基本依据应该是A.正史文献资料的记载C.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情况相结合这表明A.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C.自然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具有重要影响B.民主政治比君主专制优越D.海洋文明比大河文明先进B.实地考古发掘的成果D.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4.古希腊的海洋文明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形成,古代中国的大河文明推动了君主专制的形成。
5.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最早是通过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曰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三种目的指的是三民主义C.这话很有可能就是孙中山先生说的B.至完美的国家指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D.革命的任务指的是完成反帝反封建
7.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