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课时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循环卷积定理、复共轭序列的DFT及DFT的共轭对称性;频率采样、DFT的应用举例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循环卷积定理;理解复共轭序列的DFT及DFT的共轭对称性;掌握频率采样定理。
教学内容:基本内容: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循环卷积定理;复共轭序列的DFT及DFT的共轭对称性;频率采样定理;DFT的应用举例。重点:复共轭序列的DFT。频率采样定理。难点: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循环卷积定理。DFT和Z变换之间的联系。
讨论、思考、作业:1.思考讨论复共轭序列的DFT的意义,及在计算DFT中的作用。2.思考讨论循环卷积定理和线性卷积定理的区别及联系。3.频率采样定理和时域采样定理的区别。4.周期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级数为什么是离散周期的?5.在频域上离散的采样间隔是多少?注: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布置其他讨论题、思考题和作业。
参考资料:1AV奥本海姆,RW谢弗,JR巴克,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第二版),刘树棠,黄建国译。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2丁玉美,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f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20083高西全,丁玉美,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学习指导,西安,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维纳K恩格尔,约翰G普罗克斯,数字信号处理-使用MATLAB,刘树棠
译,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5江志红,深入浅出数字信号处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5分钟,授新课100分钟,安排讨论10分钟,布置作业实
验5分钟(时间分配仅供参考)
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其他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
模型
实物挂图
音像其他
f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第7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7周第35节
课时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基2FFT快速傅立叶变换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了解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按照时间抽取的FFT算
法,会分析并计算FFT算法的时间。教学内容:基本内容:
基2FFT算法;时域抽取法基2FFT基本原理;频域抽取法基2FFT基本原理。重点:时域抽取法基2FFT基本原理。频域抽取法基2FFT基本原理。IDFT的高效算法。难点:快速运算的算法思想。
讨论、思考、作业:
1.为什么要研究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2.按照时间抽取的FFT算法。3.按照频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