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最重要的那个因素置于最前就很重要。这里我们比较两组导语的写作:[例1]数千名外国游客今天同北京市民一道欢度中秋节,其中还有一名曾经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XXXX。例220年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XXXX和数千名外国游客今天同北京市民一道欢度中秋节。我们发现,例2一下子就点出了“WHO”这个因素,引起人们对宇航员的注意,而在这里人物的特殊性正是整个消息最具新闻价值的地方。例1我国政府新近颁布了一项计划生育的新政策,即一对夫妇只准生两个孩子,最好只生
f一个。例2:生两个好,生一个更好这就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生娃娃政策。同样,新颁布的政策的内容是什么,这才是大家所关心的,而例2的写法就非常好的突出了政策的内容,效果比例1强得多。②巧用动词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本质就决定了新闻语言多用动词和动词短语。在任何句子中,动词都是让句子富有生命力的关键。通过挑选生动的、有表现力的动词,使句子获得最大限度的和流动感和跳跃感,为所表达的主题造成最强的冲击。美联社1974年修订的《编辑手册》中对记者的新闻写作提出了10个要求,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要牢记,一个句子中至少有一个实体动词,而这个动词应当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有效的新闻写作所选用的动词,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何事,而且还能告诉是如何发生的。优秀的记者会说拥挤的车辆“窒息了”而不是“塞满了”市中心,龙卷风“蹂躏了”而不是“破坏了”庄稼,罢工的工人“大叫大嚷地推翻了”而不是“拒绝了”对方提出的一套和解方案。例:今天下午格林尼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16日电)这条导语的后半部分本来可以写成“从而成为又一个掌握了核技术的国家”或“从而使中国加入到核技术领先的行列中”,“成为”“加人”虽然是动词,活性却不强,而“闯”字一下子就显得形象化,动感十足。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固然动词的巧妙使用会令导语活色生香,但记者不能为获得此类效果而背离新闻事实。在寻求说明事实的动词时,新闻的真实性和用词的准确性仍是第一位的。③多用短句用短句,这是新闻句式的重要特征。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提到:“主、谓、宾结构的简单句是最易于理解的。”合众国际社曾提供了一个关于句子长短度和可读性的表格,认为最易读懂的句子在8个词以下,标准句子17个词,25个词的句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