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现状、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交通安全现状摘要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数量大约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而交通事故数量也基本上同步上升,经济损失严重。本文介绍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指出ITS是解决当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矛盾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严格管理,自觉遵守,努力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公路总体上实现了持续、快速和有序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它在带来高效、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交通安全问题。
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随之上升。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20世纪50~60年代为几百人至几千人,70年代为1~2万人,到80年代高达4~5万人,1992年交通事故死亡58729人,跃居世界第一;自2003年起,交通事故有了减少的趋势,其中2006年是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九万人以下的一年,其后几年也有所下降,但是我国整体的交通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2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说人、路、环境和管理等。
2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无疑是最主要的,且主要为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所致。引起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有:感知不准、反应不当、判断失误等。(1)感知不准驾驶员置身于交通环境中,面对交通条件极为复杂且时刻都在变化的情况,驾驶员需要及时收集各种交通信息,并且随时作出反应。现代汽车行驶速度快,驾驶员对交通信息的感知有可能110s的误差,便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2)反应不当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地感知交通条件的变化,而且需要对交通信息作出及时、准确地反应,否则极易因大意或注意力不集中等造成反应迟缓甚至酿成交通事故。(3)判断失误驾驶员行车时要正确感知交通信息,并且及时作出反应,如果判断不当也会造成交通事故。根据日本统计,由于驾驶员判断错误而引起的交通事故,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35。判断失误主要是对对方车速以及与对方车辆的距离判断失误,或凭自己的想象判断对方行
f动。
22路的因素
道路交通事故的生成,其表象与直接的诱因多为驾驶员的违章或过失,而潜在的因素则涉及到道路的线形设计、路面状况、道路交通量分布与交通组成以及道路的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