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反比例的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教学目标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四、教学过程:基于以上的各种分析和设想,我将按照以下环节进行课堂教学:(一)故事导入,导课揭题:
1
f讲《财主和帽子的故事》,引出新课。
如果总布量一定,每顶帽子用布量和帽子的数量之间会
怎样变化呢,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
呢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目的:以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故事初步感
受反比例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加法表”和“乘法表”认识加法表中
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初步感知理解两
个量的变化关系的不同。
设疑:这两种量是不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反比例呢?这个
问题放在后面再解答,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题目。
2.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
请把下表填完整。
自行车
客车小汽车
速度(千米时)
10
40
80
时间时
12
提示
a说一说你的结果是根据什么来填的?
b观察速度与时间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c你还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3、出示“分果汁”的情境
2
f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完成本题,仔细想想你发现了些什么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讨论:果汁的总量不变,当杯子的数量发生变化时,每个杯子分到的果汁量有发生变化吗?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板书: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数果汁总量一定)4、小组交流讨论概括反比例的意义。1综合例2、例3的共同点。提问:请你比较一下例2和例3,说一说,这两个例题
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概括反比例意义及判断反比例的方法。5、讨论“加法表”和“乘法表”是否成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