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宝优育儿攻略之一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良好性格是成功的一半良好性格是成功的一半
家长都知道良好的性格对孩子至关重要,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正确理解什么是良好的性格。通常大家认为好性格就是对人有礼貌、生活有规律、勤劳勇敢等等。其实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个成功人士的性格也不相同,所以片面强调要形成某些性格特征是不科学的。良好的性格应该和孩子所具备的个性相一致,同时让孩子的个性优势得到发挥,个性弱势得到弥补,形成习惯,固化为性格。
什么是性格
性格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已经被研究了几百年。心理学中把我们常讲性格定义为人格。所谓人格是指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反映了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通俗的讲就是天性加习性。天性是人遗传的部分,习性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人格就是气质和习性的综合体。从生理学的角度讲,性格反应了人体单胺系统的调节水平。动物的神经传导是通过一种叫神经递质的物质所传导。单胺系统的神经递质的活动水平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比如一种叫5羟色胺的神经递质与人的忧郁和胆小相关。这种神经递质水平活动高的人敏感、怕事、喜欢避免潜在的伤害。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比如百忧解、帕洛西丁都是降低5羟色胺活动水平的。一个人的神经递质的活动水平不仅受到先天遗传的影响,也会受后天生活的影响。比如单胺氧化酶就是调节上面提到的5羟色胺活动水平的。他在人体的含量,会随年纪增大而增多。这也说明性格是受环境和遗传的双重作用。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是天性和习性的综合体,气质就是这个综合体的天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气质的遗传度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人的年龄越大,性格中天性的成分也越大。这是因为人的年龄越大,社会阅历越多,自由度越大。这样就越会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生活。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现实的世界有客观的规则,社会需要大家相互妥协。所以天性就会逐步去调整,变成习性。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把一些有利的规则固化下来就形成了性格。性格不仅包含了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也包含了对社会的认识和适应方式。
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性格是天性和环境互动的结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并加以模仿。同时通过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进行对比,然后逐渐强化正面的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性格。这个过程是孩子无意识的行为,是大脑中的固有模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