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何东照来源:《经济师》2015年第07期
摘要: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客观要求。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商业银行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风险,利率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回顾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的进程,同时对当前利率市场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5802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我国已经进入利率市场化的最后阶段。多国的金融实践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完成的标志。中国利率市场化序幕于1996年6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最后、最关键的阶段存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改革目标,这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收费的市场化定价“精神”,奠定了利率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的“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凸显了金融要素价格改革在金融改革中的核心地位,也反应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紧迫性。目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到最为关键的环节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上,即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管制。2004年10月,人民银行放开银行(信用社除外)贷款利率上限管制,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预期目标。2012年6月,扩大了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其中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8倍,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2013年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贷款下限取消,进一步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2013年12月在银行间市场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业务,这对于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11月21日,央行决定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2015年3月1日,央行决定对称降息025个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