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微观经济学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运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其中,从经济资源配置的效果讲,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至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18中上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产品市场的内容的研究。为了更完整地研究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论又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至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的理论,从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的化的行为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的理论,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的化的角度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据此,进一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18中下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内容的研究。
在以上讨论了单个商品市场和单个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及其作用之后,一般均衡理论讨论了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的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问题,其结论是: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
一组价格p1p2pm,使得经济中所有的N个市场同时实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这样,微观经济
学便完成了对其核心思想即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证明在上面实现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经济学又进入了规范研究部分,即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一
个主要命题是: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在帕累托最优的经济效率的意义上,进一步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后,微观经济学又讨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为了克服市场失灵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外部经济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经济学家又探讨和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2关于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通过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