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年级和班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2345读准“数罟、污、彘、庠、王、悌、莩”等字词的音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以及虚词“之”的用法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这几个特殊句式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掌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23朗读法指导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反思当下领导人如何治理国家。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世界观
教学重点:
12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论辩艺术
教学难点:
123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理解“直……耳”“是……也”句式理解“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故事的作用
教学方法:串讲法、探究法教学用具:板黑
多媒体粉笔教材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f1
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学过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么你们知不知道里面的“道”
具体指的是什么?生答:是指“王道”即施行仁政,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另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深入的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
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介绍(8分钟)
1孟子生平:孟子名轲子合称,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
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思想的一部著
作。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2孟子的思想: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abc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孟子的仁政思想:a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b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4背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景: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
崩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