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染色翠青玉(和田玉)的鉴定
作者:王鑫来源:《发展》2019年第05期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和田玉染色在实验室日常鉴定中并不常见,近期实验室出现了一只染色和田玉手镯,特针对此样品,通过常规检测、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试,对和田玉的染色进行初步的鉴定和研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部分或整体呈翠绿色的和田玉又被称为翠青玉,是和田玉中一个特殊的品种,一般认为,翠青玉为青海地区出产的和田玉(昆仑玉),由于其颜色漂亮产量较低,近年来价格一直攀升。随着翠青玉价格攀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经过染色处理的“翠青玉”饰品。
近期实验室收到一只部分位置呈现鲜艳绿色疑似染色的“翠青”和田玉手镯。我们对其进行了以下相关鉴定。
一、常规宝石学特征
(一)外观特征
样品手镯呈白色、绿色,微透明,油脂光泽。在10X放大镜下观察,样品手镯绿色部分颜色呈丝网状分布。
(二)常规测试
采用静水称重法测得样品的密度为:297gcm3折射率为161(点测)样品手镯白色部分在紫外荧光下惰性,绿色部分具弱的绿色荧光样品手镯在滤色镜下绿色部分呈红色。
二、红外光谱分析
采用德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生产的Te
sor27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辨率:8cml,扫描范围:4000cm1~300cm1。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显示,样品主要表现出透闪石的振动峰。其中1200~950cm1出现的999cm1,反映OSi0的伸缩振动760~550cm1之间的吸收谱带,位于758、685cm1附近,属于SiOSi的弯曲振动谱带(翁诗甫,2012),测试样品的谱带数目、位置、形状以及峰值强度等特征均与标准的透闪石非常相近,被测样品不论白色部分还是绿色部分,主要组成矿物都是透闪石,表明被测样品为和田玉。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
对样品手镯进行紫外一可见分光光谱仪测试,实验条件为:分辨率为I
m,积分时间为80ms,平均次数为20,平滑度为1,扫描范围为200~900
m。
将所测样品手镯绿色部分(图2b)与染色处理翡翠图谱(图2a)做对比进行测试分析,样品手镯在650
m处有宽吸收带,与染色处理翡翠吸收带的位置、强度一致,由此可知样品手镯与染色处理翡翠致色成因一致。经铬Gr盐染色处理的绿色翡翠常出现650
m宽吸收带(张蓓莉,2006)。综上所述,样品手镯中的绿色部分是染色致色。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四、结论(1)经常规、红外光谱测试表明,被测样品手镯为和田玉。(2)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表明,被测样品手镯中的绿色部分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