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抢救预案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预警线:一级急救处理
产后2h内出血量≥400mL,且出血尚未控制
一线医生
①求助和沟通②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寻找原因并处理
处理线:二级急救处理
出血量500~1500mL
二线医生
①容量复苏②抗休克治疗
病因处理(止血)
子宫收缩乏力
产道损伤
胎盘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
①扩容②给氧③监测出血量、生命体征和尿量、血氧饱和度、生化指标等,必要时行成分输血
按摩及双合诊按压子宫,积极应用强效宫缩剂(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球囊或纱条填塞宫腔、子宫压迫缝合术、子宫血管结扎术等
缝合裂伤,清除血肿,恢复子宫解剖位置,子宫下段破裂者尽快剖腹探查并手术处理
人工剥离,刮宫,胎盘植入:保守性手术治疗或子宫切除术
补充凝血因子:包括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小板等
出血量≥1500mL多学科团队协助抢救,继续抗休克和病因治疗,如有必要且条件允许时合理转诊,早期输血及止血复苏,必要时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呼吸管理,容量管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应用抗生素;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心、脑、肺、肾等。重症监护麻醉科、血液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等
危重线:三级急救处理三线医生,多
学科医护人员
同时启动院内绿色通道,必要时启动系统绿色通道,请大连市上级医院专家指导
(摘自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指南(2014)》)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