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国家助学金政策理论与实践中的思考
作者:张晓冬相萌萌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年第04期
摘要大学生贫困问题是关系高校安全稳定、影响高校发展和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根据发放国家助学金的基层经验分析了国家助学金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即无偿资助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贫困生认定程序缺少科学的评选标准等从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实践中应对这些问题变得日趋迫切。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政策贫困生教育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连年扩招高等教育形成了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与此同时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人数也日渐增多逐步形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然而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家庭之间的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仍有部分高校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理论现状
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2007年开始在普通高校建立健全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中央财政支出由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2008年增至200亿元。这是建国以来国家安排助学资金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
随着新的高校助学政策公布我国高校现已初步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措施并举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国家助学金政策实践过程的分析
自2007年国家实施困难学生资助新政策以来国家助学金已经评选3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的助学金制度作为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一部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无偿资助容易使贫困生产生依赖心理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校在奖学金评选方面有严格的学习要求并且名额有一定的比例而助学金则直接资助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只要提供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以及在校生活相对困难基本上都可获得少则每年1000元多则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基于奖、助学金获得方式不同导致部分贫困生通过获得经济困难证明“坐享”助学金从而丧失了努力争取奖学金的动力。虽然高校贫困生在生活中的艰难处境令人关注但我们不能不看到整个社会以及在贫困生面对这一问题上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观念上的偏差致使部分困难学生出现计划经济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