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习好资料
《华南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诗创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
一次,在桂林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但在“我”的眼中,这不仅仅是一只通常意义上的老虎,而是另一个“我”。那“血淋淋的破碎的爪子”“破碎的牙齿”“铁笼”都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境遇:当时在干校的绝大部分学员都已回京或分配到别的城市,而自己是属于少数不能入京的“分子”之一,心情是异常沉重。正如作者所说:这只虎与我当时的境遇是何其相似啊!而“灰灰的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则深深震撼了“我”,那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发自“我”的灵魂深处,诗人借虎喻人,全诗赞扬的是华南虎,表现的却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教学目标:
1、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人格。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3、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教学重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评析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及哲理。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解决字词。2、搜集关于虎的成语和咏虎的诗歌。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虎”的成语,现在请大家说说。生回答(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虎背熊腰、虎踞龙盘、虎视眈眈、虎口拔牙、虎头虎脑、虎头蛇尾、龙潭虎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历来被古今文人
更多精品文档
f学习好资料
所喜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能震撼人们心灵的华南虎的内心世界。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七月诗派”的
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