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回国;68岁高龄时,为国举家南迁。②勤奋努力的态度。勤奋刻苦,潜心攻读,赴美学习,硕果累累。③强烈的责任感。不服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才的评价,信心坚定,责任感强烈,培养人才,不懈努力;④谦虚好学的品质。身为大家,却对学生说“我要努力学习”,内心平静,绝不自满。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五、(20分)13(3分)B(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
f下的样子。危如累卵:形容形势极其危险,如同摞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可能。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即短时间内就会降临。)14(3分)C(A项语序不当,应该为“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没有热损耗的光源”;B项指代错误,“这是对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认可”句中的“这”应指代“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不应是前句“屠呦呦成为又一人”;D项成分残缺,“是冲击对方战斗的强大力量”,应该为“是冲击对方战斗阵型的强大力量”。)15(3分)A16①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②一切事物也是如此③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答对一句给1分,答对两句给3分,答对三句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图表显示,2010年至2014年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城市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农村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概括全面给2分;分析合理给2分;语句通顺给2分。每超3个字扣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六、(60分)18(60分)参照2015年课标卷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樊逊自小读书,兄长樊仲常常对他照顾。他曾自责说:“我名义上是弟弟,却独自享受安逸,怎能不感到惭愧呢?”想同兄长一样忙于家业。母亲冯氏对他说:“你想成为拘于小节的人吗?”他有感于母亲的话,专心致志地读书,常在墙上写“见贤思齐”四字,用来自勉。恰逢本州沦陷,寄居邺城,为临漳小史。县令裴鉴居官清廉,出现了白雀等祥瑞之物,樊逊作了十首《清德颂》。裴鉴非常欣赏,提拔他做了主簿,于是推荐给右仆射崔暹,作了崔暹的宾客。后来崔暹大宴宾客,大司马元旭当时也在座,谈起想要任命府僚,崔暹指着樊逊说“这个人富有学识并有很高的才华,是好的行参军。”元旭看着他说:“能够任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