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体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1、指导教师必须准备相应设计内容、要求明确题目;2、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3、与学生一起进行算法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算法方案;4、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5、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6、指导教师应坚守岗位,每天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
四、设计参考资料
1、曹志好,数值线性代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2、胡建伟、汤怀民,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科学出版社,19993、陆金甫、顾丽珍、陈景良,偏微分方程差分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4、姜礼尚、庞之垣,有限元方法及其理论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制定人:章胤审定人:夏茂辉批准人:杨军2005年5月
312
f理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值逼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1043701开课学期:第4学期开课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设计适用专业: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学时:2周学分:2学分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计算问题的一次训练,为培养学生的实际计算的应用能力奠定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设计计算算法的能力。数值逼近是掌握近似数学计算的基础,把通过数值逼近课程学习掌握数值逼近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机语言来实现。学生通过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算法设计,了解和掌握整个近似算法设计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的设计要领,具有一定的算法设计能力。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们能够对数值逼近的中所学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又需要复习和学习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能够把复习和自学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在实践设计的过程加以检验,提高综合掌握知识结构的水准,提高灵活应用的能力和效果。3、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的熟练应用计算机编程的能力,熟练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值逼近基本计算方法,为将来能够独立地设计计算算法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根据所学过的数值逼近基本内容,误差分析的基本理论,函数差值的基本方法,曲线拟和的基本方法,以及最佳逼近和数值积分运算的基本方法,设计某一种方程的近似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