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培训心得
2013年4月17日至19日,我与万寿路街道的36名社区主任,一起参加了由海淀区社会办社区建设科负责组织协调的社区工作者培训工作。此次培训着重介绍了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社区心理服务等方面的理论。下面我根据这几天培训的收获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党和政府提倡和谐社会,而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细胞,细胞的和谐才能保证整个社会、国家的和谐。社区作为基层工作的最前沿,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法规,把握好社会形势大局。随着社区职能的全面化,社区工作变得日益繁重复杂起来。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又要求我们开拓创新,宽思路、多渠道的为民服务,积极探索社区老龄工作的方法、理念、思路;积极帮助刑释人员、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项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不断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的意识,使社区居民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相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既是对社区工作这些年在城市基层所发挥作用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重大举措。社区工作的前景是无限的,社区工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孙莹老师讲到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问题,我认为志愿者队伍是保证社区健康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志愿者队伍要坚持以党员、干部为表率,以党内带动党外为原则,号召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表
f率作用,带头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推动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和发展,要依托楼门组长,尝试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志愿者”,要充分吸收党员、团员、少先队员进入志愿者队伍,不断拓宽志愿者队伍的招募渠道。
陈劲松老师给我们讲解分析了当前国际和国内的情况、国内外社区建设的对比,使我们深知社区工作在国外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也看到了我们国家在社区建设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更了解了国家在现阶段对社区工作的重视和大力发展、支持,我想社会需要更多的有专业化知识的社区工作者投身于社区事业,为建设和谐社会献力献策,这也是我们社区主任参加培训的重要原因。
另外,给我留下较深刻印象的是杨荣老师的讲的关于社会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和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讲座。随着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公民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社会服务的公共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公共服务逐步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在计划体制下的居委会,没有什么活力和凝聚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