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韦余芹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5年第05期
现代管理学中有关人性的假设理论都强调人有被尊重的需要。学生作为学校的管理对象,需要被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班级等的舆论导向,与学校的校风、班风,与教师的“人才观”、“学生观”,以及教育方法等环境因素有紧密联系。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充分地理解、信任、尊重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从心底认可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中职生而言,他们最强烈的需求和最本质的渴望也就是得到他人的认可。学生的自我管理重在形成学生对自我管理的一种自信。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主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二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对自我有一种积极认识。
二、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职生给社会的不良印象,都是来于心理转变期的波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和疏导,因而,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教育,还要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这样不仅能了解学生,更能进一步地促进他们的成长。“自我教育”通俗地说就是自己教育自己。各班可以利用社团活动课和黑板报等宣传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正确舆论、优秀作品、英雄人物,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激发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做自己的小老师。
三、利用心理模仿效应,用榜样带动班级的学风建设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负面情绪和情感的减少,而且也是正面情绪和情感的增多,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较少,而且也是积极因素较多。”许多中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到位,忽视了应该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职能,在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是对手,也是队友,班主任可以利用这种学生之间竞争和学习的心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例如,邀请本专业的已经工作并表现优秀、有所成就的学生到班级介绍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