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
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右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
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A物质是____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
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_________
(填序号).
①铁
②氧化铁
③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钡.
四、实验与探究题
21.请你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2)实验室欲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图一中选用A、B与_________(填序号)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图二是两套干燥气体装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_________.22.如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f【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加热后产生黑色的
氧化铜.
【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Ⅰ: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_________(填“>”、
“<”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
钠溶液呈__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交流和反思】(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
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白色
沉淀;
(2)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
举一列_________(写出反应物即可).
23.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
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
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