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宗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姚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党的根本宗旨不仅体现在党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上,还体现在对每一名党员的具体要求上。
党的宗旨是我党规范自身行为的核心准则,而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要求我们抛弃一些必要的私人利益,转而追求利他主义也即集体主义的价值理念。然而,“集体”与“个人”利益的界限却不好把握,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根据自身实际和具体实际环境做出相对恰当的判断。没有人能够一直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但做到以为人民服务为先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利益指标都量化到了个人身上,我们应当适当地模糊个人与集体的孰重孰轻的清晰界限,实现集体主义道德的具体要求,进而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人生境界。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面对新形势,广大党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推动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否则,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必然会降低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影响为人民服务的质量。思想解放了,增强党性才有基础。解放思想,首先要“想”。如果连想都不敢想,更不可能去做。党员要敢于想别人所未想、想别人所不敢想,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境界。解放思想,核心是“变”。对看不惯的,要变观念;对想不通的,要变思路;对推不动的,要变办法,通过“变”打开工作新局面,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进下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使我们对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认识和把握处在一个变动的世界背景下,如何坚持党的宗旨,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成为一个新的实践课题。
其次,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利益关系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这就使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