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为加强受端系统的电压支持和运行的灵活性,在受端系统应接有足够容量的电厂;c受端系统要有足够的无功补偿容量;d枢纽变电所的规模要同受端系统的规模相适应;e受端系统发电厂运行方式改变,不应影响正常受电能力。222222电源接入2221根据发电厂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规模的发电厂应分别接入相应的电压网络;在经济合理与建设条件可行的前提下,应注意在受端系统内建设一些较大容量的主力电厂,主力电厂宜直接接入最高一级电压电网。尽量避免电源或送端系统之间的直接联2222外部电源宜经相对独立的送电回路接入受端系统,络和送电回路落点过于集中。每一组送电回路的最大输送功率所占受端系统总负荷的比例不宜过大。具体比例可结合受端系统的具体条件来决定。223电网分层分区2231应按照电网电压等级和供电区域,合理分层分区。合理分层,将不同规模的发电厂和负荷接到相适应的电压网络上;合理分区,以受端系统为核心,将外部电源连接到受端系统,形成一个供需基本平衡的区域,并经联络线与相邻区域相连。2232随着高一级电压电网的建设,下级电压电网应逐步实现分区运行,相邻分区之间保持互为备用。应避免和消除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的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磁环网,发电厂不宜装设构成电磁环网的联络变压器。2233分区电网应尽可能简化,以有效限制短路电流和简化继电保护的配置。224电力系统间的互联2241电力系统采用交流或直流方式互联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2242交流联络线的电压等级宜与主网最高一级电压等级相一致。2243互联电网在任一侧失去大电源或发生严重单一故障时,联络线应保持稳定运行,并不应超过事故过负荷能力的规定。2244在联络线因故障断开后,要保持各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245系统间的交流联络线不宜构成弱联系的大环网,并要考虑其中一回断开时,其余联络线应保持稳定运行并可转送规定的最大电力。2246对交流弱联网方案,应详细研究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后,方可采用。23无功平衡及补偿231无功功率电源的安排应有规划,并留有适当裕度,以保证系统各中枢点的电压在正常和事故后均能满足规定的要求。232电网的无功补偿应以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为原则,并应随负荷(或电压)变化进行调整,避免经长距离线路或多级变压器传送无功功率,330kV及以上等级线路的充电功率应基本上予以补偿。233发电机或调相机应带自动调节励磁(包括强行励磁)运行,并保持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