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5小题10分)1、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总和与实际支付价格总和的差额。2、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以货币计算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等于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相等时候的价格。4、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5、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小题15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无限稀缺C资源的相对有限D欲望的相对有限2、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整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的决定3、如果X商品价格上升,引起Y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A)AX与Y是替代商品BX与Y是互补商品CX与Y是独立品DX与Y无法确定4、当汽车油价急剧上涨时对汽车的需求将A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D以上都有可能5、如商品甲和乙是互补品甲的价格提高将导致BA乙的需求曲线右移B乙的需求曲线左移C乙的供给曲线右移D乙的供给曲线左移6、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D)A需求量的增加超过5B求量的增加小于5C需求量的减少超过5D需求量的减少小于57、如果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具有单位弹性D完全无弹性8、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DA总效用为零B边际效用小于零C边际效用最大D总效用最大9、缘于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的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化叫做(B)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C溢出效应D挤出效应10、等成本曲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A)A成本增加B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了C产量提高了D以上都不对11、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条曲线的各点代表(D)A为生产同样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的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
f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12、一般地,若厂商的价格低于B时它将停止营业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平均固定成本D边际成本13、一个垄断厂商要取得最大利润(D)A可以自由定价B可以在缺乏弹性的部分自由定价C可以在富有弹性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