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超来源:《财经界上旬刊》2019年第01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补提折旧追本溯源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其衔接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全面核查转入新账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对固定资产按照新制度规定补提折旧,按照应补提的累计折旧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自2014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制度提供的是会计方法,具体到某个事业单位是否执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并没有做强制性的要求,还是要按照当地财务部门的财务制度规定及年底财报要求来执行。截止目前,山西省事业单位仍未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补提折旧这项工作。
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2017年财政部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这项规定终于吹响了号角,代表事业单位执行固定资产计提、补提折旧制度即将正式落地执行。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促进事业单位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加快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的重要任务。
正确的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有利于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情况,便于科学管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利于摸清家底,理顺账实,合理调配现有固定资产有利于强化配置资源,明确固定资产购置方向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促进事业单位提高公益服务的水平。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是为了及时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固定资产的磨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化情况,提现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要求。同时,正确的、持续的计量固定资产的实际账面价值变化情况,也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客观性和实质重于形式要求,迎合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科学管理的迫切需求,促进了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成本节约,从而有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