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建设等方面。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显现出来,发展新型城镇化为城镇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城镇化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对带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2经济层面
发展新型城镇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依靠内需,城镇化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内需,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在城镇化的推动下逐渐向城镇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一方面提高了这部分人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促进消费的增加,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2015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新型城镇化实现产业互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13社会层面
发展新型城镇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进一步实现,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2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21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完善,有很多农民实现了从农民户口转换到非农户籍的愿望,但这部分群体大都居住在城中村或者城市安置房小区,城中村保留有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环境,因此,这部分群体缺乏与城镇就业岗位相匹配的文化和技能要求,即使是在城市居住,这部分人大多从事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体力劳动。保持农村的传统民俗民风,与城镇居民文化生活存在隔阂。城乡这种在发展方式和结构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加之这部分群体原本经济条件不佳的现状,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22城市文化缺少内涵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城市文化建设是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关键。我国现在有很多城市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形象树立方面缺乏文化内涵,城市建设抄袭模仿现象屡见不鲜,“千城一面”现象日趋严重,有些城市乱拆乱建,毁坏城市形象。
23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
虽然我国城镇化率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城镇化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平均水平,可见,我国城镇化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