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采用
筏基地下室拟采用独立柱基础,受业主委托,我院承担了该工程的岩土工程详
勘工作。各拟建物工程概况详见下表1:
拟建物工程概况一览表
表1
幢号
层数
结构类型
基础形式
场平标高基底压力(Kpa)±000
1~14
33F
剪力墙
筏板基础
477548
600
47795
地下室
2F
剪力墙
独立柱基础
477548
47795
根据所收集的场地附近已有勘察资料,依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301条知:拟建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和基础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21查明拟建场地内上覆土层的时代成因、地层结构和均匀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122查明拟建场地内下伏基岩的埋深及风化界线。12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基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12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腐蚀性、初见及稳
定水位;提供季节变化幅度和各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提供基坑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当采用降水控制措施时,应分析评价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25判定场地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26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127预测地基沉降、差异沉降和倾斜等变形特征,提供计算变形所需参数;128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和变形计算的有关参数;对沉桩可行性、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及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129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建议;提供各侧边地质模型的建议;1210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出建议,并提供所需计算参数。13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根据上述要求,在充分搜集成都地区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本次勘察根据以下国家规范、规程和地方标准执行:13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3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3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35《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13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f13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3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r